記者 李雨謙
財新記者
)在二十國集團(G20)峰會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期間,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著重從城鎮化和服務業兩方面介紹了中國結構改革的經驗。
關于城鎮化,周小川指出,中國目前城鎮化比率為55%左右,意味著45%的人口仍居住在農村地區,城鎮化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中國政府著力推動新型城鎮化,作為中國增長戰略的重要一環。

他表示,新型城鎮化不同于傳統的大城市建設,后者往往伴隨著污染、擁堵、貧民窟等嚴重的城市病。推進新型城鎮化,首先要求減小城鄉差距,在將農村人口轉化為潛在城市人口的過程中,在稅收政策以及養老、社會福利、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上明確相關的保障措施。
其次,還要解決城鎮化的融資問題。這需要金融部門的大力支持。將來要通過進一步改革解決地方政府籌資問題,彌補地方發展的資金缺口。
關于服務業,周小川認為,中國服務業占GDP比重有所提高,2013年達到46%,但與同等收入水平的國家相比仍然偏低。目前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服務業發展。
首先在于轉變觀念,認識到公共服務亦可由私人部門提供,逐步放寬對服務業的管制。其次是重視對服務業發展的資金支持。以往商業銀行、資本市場都偏重對制造業領域的支持,現在也要改變思路,積極支持服務業發展。
9月20日至21日,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澳大利亞凱恩斯舉行。會議主要討論了當前全球經濟形勢、G20全面增長戰略、長期投資、金融監管改革以及國際稅收合作等議題,并發表了聯合公報。
會議指出,盡管當前部分主要經濟體經濟表現向好,但全球經濟增長仍不平衡,需求持續低迷,就業創造不足,經濟下行風險依然存在。會議鼓勵G20各國繼續采取更多政策措施,以實現到2018年使G20整體GDP規模額外增長2%以上這一目標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