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赛程2024赛程表-彩经网走势图大全-成都蓉城与南京城市球迷冲突-凯尔特人比赛直播在线|www.zhonghan8.com

首 頁 公司介紹 主營業務 價格行情 最新資訊 供求信息 留言反饋 聯系我們
  主營業務
  廢電子產品回收
  廢塑料回收及處置
  黑色金屬回收
  有色金屬回收
  二手調劑設備配件
鑫本使命-變廢為寶 服務民生 造福社會
鑫本宗旨-合作共贏 和諧發展 價值再生
鑫本理念-精英團隊 現代經營
 永續成長 回報社會
鑫本精神-迎難而上 敬業務實
 誠信高效 創優創新
最新資訊

法式幽默之死
發布于:2015-01-19  閱讀次數:1025次


作者:安德魯·赫西(Andrew Hussey)是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巴黎研究所所長,文化史學教授。著有《法國的起義:法國與阿拉伯國民的長期齟齬》(The French Intifada: The Long War Between France and Its Arabs)。


2012年9月,諷刺報紙《查理周報》(Charlie Hebdo)不顧法國政府的建議,發表了幾幅先知穆罕默德的猥褻漫畫。


那周我在突尼斯。清真寺外停著坦克、站著士兵,墻上涂滿了用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呼吁革命的標語,向西方也向所有仇視伊斯蘭的人宣戰。幾天前,美國駐突尼斯的使館遭到了襲擊,美國學校也被燒毀。再之前不久,美國駐利比亞大使被一個圣戰武裝組織殺害。


孤身一人而且明顯是歐洲人,我在哈比卜·布爾吉巴大街(Avenue Habib Bourguiba)上的半小時里感到很緊張,打算在宵禁之前打一輛出租車,但卻打不到。


我心中咒罵了《查理周報》多年來恣意妄為且毫無必要的挑釁:2006年,這個報紙轉載了首先在一家丹麥報紙上刊登的嘲諷穆罕默德的漫畫;2011年,該報出版了一期戲仿刊《沙里亞周報》(Charia Hebdo),刊名用“伊斯蘭教法”(Shariah law)玩了一把文字游戲,之后該報的辦公室遭到了燃燒瓶襲擊。


但就像其他所有巴黎居民一樣,生活在巴黎的我,在得知周三早上《查理周報》的辦公室有12人遭到殺害之后,也震驚到了骨子里。那里距離我自己的辦公室步行只要20分鐘。


我最初意識到出了狀況,是因為我注意到每個街角都有全副武裝的警察和士兵,軍用車輛則把汽車拖走。我在格荷涅爾街駐足片刻喝了杯咖啡,所有人都在一邊交談一邊盯著電視,屏幕上正在播放殺戮的畫面,兩名警察、主編斯特凡·沙博尼耶(Stéphane Charbonnier),以及若干名漫畫家已被殺害。


“這只是另一個階段,”我身旁的男子對我說。


“什么另一個階段?”我問。


“對抗阿拉伯人的戰爭,”他回答道。


必須說,《查理周報》在這種不公的暴力中成為受害者很出人意料。現在對多數巴黎人而言,這份報紙已經成了60、70年代的古舊遺物,早已失去了令人震驚的力量。


就在殺戮發生之前一天,我在一個報攤上看到了最近一期報紙的頭版,看起來很滑稽的圣母瑪利亞,正在生更加滑稽的耶穌基督。我聳聳肩,一邊繼續往前走,一邊想現在還在讀這份報紙的人恐怕少之又少,它才剛剛克服了財政問題,現在幾乎成了博物館的藏品。


在一定程度上,兩名被害的著名人物的年齡就反映了這一點:受人愛戴的出色漫畫家讓·卡布(Jean Cabut,筆名“卡布”[Cabu])和喬治·沃林斯基(Georges Wolinski)分別是76歲和80歲。


最重要的是,他們屬于1968年5月學生運動的那一代人。他們反抗夏爾·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父權式的強硬統治,崇尚無限制的自由、無節制的性和毒品,最重要的是,嘲諷所有形式的道德和宗教權威的自由。


《查理周報》不懈地追求挑釁,用俚俗的法語詞說就是“la provoc”。這是一種十分巴黎的傳統,可以追溯到法國大革命之前,當時的說法叫作“彈弓般的詼諧”(l’esprit frondeur)——“fronde”是發生起義時,用來朝國王扔石頭的投射器。


讓創刊于1970年的《查理周報》如此法國的,是它好斗、激進的世俗主義。這也是法國文化中的一個老傳統,歷史上這是一種約束天主教會權力的方法。1968年的“五月風暴”也是年輕人針對老人的反抗,反宗教的諷刺是其中的關鍵成分。


然而在當代法國,五月風暴時還年輕的反叛者,早已成為了文化上的權威,盡管他們仍然信奉年輕時那種左翼的、自由放任的理想。盡管《查理周報》因為其無政府主義而大受追捧,但它長期以來也已成為了既成秩序中的一員。


至少住在郊區的人是這么想的——所有法國大城市周邊都有這種巨大而且常常狀況惡劣的郊區,這些區域聚集了人數眾多的移民,主要來自法國在中東、非洲和亞洲的前殖民地。


在巴黎市中心被認為是嘲諷宗教或政治權威的舉動,在郊區卻會被認為是當權者的傲慢,那些人可以信口開河地嘲諷他人,包括他人深信不疑的宗教信仰——這或許是個人身份當中,僅有的一塊尚未被法國主流社會摧毀或同化的角落。


周三在巴黎被槍殺的,是對嘲諷的自由深信不疑的一代人,他們相信可以對任何人說任何話。巴黎人以他們稱作“gouaille”的放肆玩笑為傲,這種玩笑植根于思想自由和對挑釁的熱愛,永遠站在權威的對立面。


卑劣的槍殺與這一切截然相反,是對巴黎人頭腦的無情屠戮。(紐約時報中文網)


 


【關閉窗口】
合作伙伴 | 使用條款 | 隱私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14 www.zhonghan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①:常熟市支塘鎮長橋村  聯系電話:0512-52075227 13701571211查
地址②:常熟市練塘翁家莊  聯系電話:0512-52413186 13773022018周
蘇ICP備14038966號    常熟網站建設
鑫本再生資源客服QQ
-
鑫本再生資源資源QQ

咨詢中心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