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赛程2024赛程表-彩经网走势图大全-成都蓉城与南京城市球迷冲突-凯尔特人比赛直播在线|www.zhonghan8.com

首 頁 公司介紹 主營業務 價格行情 最新資訊 供求信息 留言反饋 聯系我們
  主營業務
  廢電子產品回收
  廢塑料回收及處置
  黑色金屬回收
  有色金屬回收
  二手調劑設備配件
鑫本使命-變廢為寶 服務民生 造福社會
鑫本宗旨-合作共贏 和諧發展 價值再生
鑫本理念-精英團隊 現代經營
 永續成長 回報社會
鑫本精神-迎難而上 敬業務實
 誠信高效 創優創新
最新資訊

【周末推薦】杜月笙是如何切入上海金融圈的
發布于:2015-03-28  閱讀次數:1283次

1928年初,杜月笙、張嘯林等人還在大開賭場(法租界的幾大賭場均由杜月笙保護),但到了1931年,他名下的企業已經非常之多。全盛時期,杜月笙擔任董事長的企業、工廠、單位,就有56個,加上其余常務董事、董事、理事等,更為可觀。初步統計,他叫得上號的本兼各職(當然是正副職務)一共達到一百三十余個。


這些轉變,是從他靠上南京黨政勢力以后開始的,具體地說,是以1929年中匯銀行開張為起點。


漂白出身:中匯銀行財源廣進

1928年,杜月笙開始籌備成立中匯銀行,并自任董事長。這是他由以往走私鴉片和經營煙館、賭臺等黑社會事業轉向“上流社會”的起點。為什么他想起要辦銀行呢?這也是他的一位朋友兼謀士錢新之的主意。


杜月笙始終不甘于做一個“黑社會老大”。他覺得自己掙了最多的錢,玩了最多的女人,讓所有人都聞風喪膽,但這些都沒有多大意思,有意思的是那個他從小可望不可及的風雅上流社會。而要躋身上流社會,盡販賣鴉片總不是辦法。所以,他要“漂白”自己的出身。


另外,杜月笙的場面已經做得很大,其經濟開支日益膨脹,而隨著他從煙賭兩行逐漸退出,原有的收入大減,盤子有點兜不轉了,這時需要有挪用、透支的銀行賬戶。借錢這種事,可以一而再,不可再而三,因此求人不如求己。如此,他必須有幾個正經行當可以充充門面,有幾個體面頭銜可以炫耀炫耀。錢新之的建議,就是以銀行業為起點,改變杜月笙的社會地位,使他真正進入上流社會。


很快,中匯銀行于1929年正式開張。上海富豪徐懋棠投了一大筆資金。徐懋棠是英國銀行的買辦,為求得保護,曾拜杜月笙為老頭子。杜月笙收服徐懋棠的故事,也是杜月笙一貫為人和手腕的出色“案例”。徐懋棠的父親徐慶云死后,留下兩千數百萬的遺產,徐慶云的小老婆們要求與徐懋棠分割財產,徐懋棠當然不肯,于是拜杜月笙為“老頭子”,請杜出面來料理這一樁“家務事”。


杜月笙對名門巨戶的桃色糾紛、家族內訌或流氓敲詐向來是樂于排憂解難的,因為一則別人請他是看重他,二是也可從中得利邀名。即以徐懋棠這一樁家產糾紛來說,杜月笙出面,對徐慶云的小老婆們連威逼帶利誘,以50萬元打發了她們,保住了徐懋棠的千萬家財。


徐懋棠既然將杜月笙這尊神請了出來,那就得隔三差五地“上香進貢”,不要冷了杜家的香案。現在杜月笙要開銀行,徐懋棠二話不說,出了一筆巨資,成了中匯的大股東。中匯的另一個巨額投資者是松江的朱如山,朱當時是通匯信托銀行經理,也是杜月笙的門生。這兩位出資都比杜月笙多,但他們只是“應招”而來,貢獻出錢財以后,萬事由杜月笙做主,杜是董事長。


據說,中匯銀行還有一筆特殊的資金來自法國駐滬總領事柯格霖。這位領事先生在法租界“黑吃黑”,吃得腦滿腸肥,將搜刮來的大筆錢財也存入“老搭檔”的銀行,自然不用擔心會有露餡之虞。此外,杜月笙的老本行——煙賭的攤檔老板無不是腰纏萬貫,杜月笙只要招呼一聲,他們的巨額流動資金都從別的銀行、錢莊轉入中匯。


當時開張的時候,銀行業的同行都來捧場,送的“堆花”就頗為可觀(堆花為當時上海銀行同業中的規矩,凡有新銀行開張,同業銀行都要在銀行開幕當天向新銀行存進一筆款,表示道賀,稱為“堆花”),所以中匯不存在銀根緊張的問題。于是,杜月笙的銀行一開張,在銀行界就聲名鵲起,憑借這一炮,杜月笙在銀行業站住了腳。


漂白背景:通商銀行政商暗結

不久,他又控制了金融界的臺柱之一,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由盛宣懷于1897年創辦,可見和北洋勢力淵源深遠)。


當時,通商銀行的大權掌握在上海工商金融界的一位大佬傅筱庵手中。但他眼光不夠長遠,當蔣介石的北伐軍已經打到長江下游的時候,此君還在到處為北洋軍閥的后起之秀孫傳芳大帥籌措軍費,還組織船隊為孫大帥運送軍隊,所以蔣介石一到上海,就殺氣騰騰給了他一個下馬威,將他通緝,逼得他逃往日本人占領下的大連不敢露面。


后來經傅筱庵一幫親故的疏通,杜月笙、張嘯林等人出面向國民政府說情,國民政府撤銷了對傅筱庵的通緝令。傅筱庵回到上海后,于1932年6月改組董事會,順理成章將杜月笙、張嘯林等增添為董事。


1934年,通商銀行花了210萬元的巨款,在上海江西路福州路口建造17層的營業大廈,以裝飾門面。但到了第二年,由于銀行擠兌,銀根抽緊,經杜月笙之手將這座大廈以180萬元的低價賣給了宋子文組織的中國建設銀公司。在這件事上,杜月笙幫助宋子文占了便宜,宋子文則幫助杜月笙繼續掌握鴉片市場的控制權。


然而,杜月笙雖然開始只是列名為通商銀行的董事,很快地他就成了通商銀行的“太上皇”了。1935年5月,通商銀行出現了擠兌危機。杜月笙以常務董事的身份出面維持,設法借到些現金,但仍是杯水車薪,無濟于事。


于是,杜月笙便讓人在運錢時以帆布蓋著車,露出一些真鈔,而究其實,除了露出的真鈔外,帆布底下都是一捆捆廢紙?ㄜ囬_到通商銀行門前,在擠兌者眾目睽睽下,門徒們將一捆捆鈔票搬進去,隨即又于夜間從后門悄悄將這些錢運走,如此反復,擠兌者心態漸趨平穩。


同時,杜月笙又令門徒拿大把鈔票,在通商銀行裝成存款的樣子。他還召集煙、賭、娼各界老板開會,要他們不要趕這個熱鬧來添亂子。這些老板們看在杜月笙的面子上,紛紛到通商銀行存款。如此一來,擠兌風潮最終平息下去,危機終于得以化解。6月7日,通商銀行召開董事會,改推杜月笙為董事長,使他取得了通商銀行的控制權。


不過,知情人說,本來這次擠兌風潮,就是宋子文等南京國民政府的金融勢力和杜月笙一手安排的:他們先讓人在銀行存下大筆款項,然后突然提款,讓銀行措手不及(因為銀行大筆資金投在營業大廈上),同時警告別的同業,不要給通商銀行拆借。這樣一來,這銀行的現金自然斷檔,只得上門求杜月笙“排憂解難”。


“解鈴還需系鈴人”,杜月笙給人家下的套,解起來還不容易?上面說到的通商銀行大廈賤賣的事,就是在這次擠兌風潮中出現的。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南京國民政府從建政開始,就在想方設法控制全國尤其是上海的金融命脈,而杜月笙則和這股勢力合謀,趁機坐大。


漂白面子:大達輪船風生水起

舊上海形容杜月笙發跡靠的是“三楊開泰”,指楊度、楊志雄、楊管北這三人做他的謀臣策士。從1931年開始,杜月笙全面插足上海的工商業,在自己銀行家的頭銜上又摞上頂實業家的帽子。


這一年,由楊管北開路,幫杜月笙打進狀元實業家張謇和他三哥創辦的大達輪船公司,杜月笙從此成了水運行業的龍頭之一,很快控制了長江的航運產業。張氏兄弟以在南通興辦的大生紗廠起家,在清末民初橫踞江蘇一帶,上到總理總統,下到督軍巡按,以及府縣衙門,都得買他們的賬。


當杜月笙崛起上海灘的時候,張謇故去,張氏的大生資本集團已經破產,張家的勢力也土崩瓦解,只剩下張謇的一個獨子張孝若苦苦支撐著幾個企業,其中盈利還算可以的就是大達輪船公司,因為這個公司壟斷了上海至揚州的蘇北航線。


楊管北趁大達公司遇到困難時,設法替杜月笙和自己收購大達的股票。1933年新董事會開會醞釀董事長人選時,杜月笙指使青幫頭目戴步祥率領徒眾搶做大達碼頭的工頭,把原工頭張金奎及徒眾趕出碼頭。雙方發生械斗,警察局長蔡勁軍親自帶了大批武裝警察彈壓,大達碼頭被封鎖起來,輪船無法裝卸貨物,營業幾乎癱瘓。


在這種僵局之中,雙方反復談判,尤其是與張、杜兩家都有交情的史量才從中調解,杜月笙如愿以償擔任董事長,執掌了大達公司的管理權。張謇的兒子張孝若任總經理,楊管北任董事。


杜月笙一旦踏上了航運業的碼頭,他就要在這個碼頭發號施令,不肯屈居人后。當時航運業中的老大是虞洽卿,他本是蔣介石的大金主,其公司叫三北公司。此外還有他同鄉開辦的平安、達興等公司實力也頗雄厚。


他們看到杜月笙插足航運業,心下當然感到威脅。三北公司、達興公司聯名申請航行蘇北線,但杜月笙暗中授意,讓上海航政局長從中作梗,致其通航蘇北的許可證遲遲辦不下來。虞洽卿等據理力爭,在航運界調停下終于分到上海至海門、啟東航線。


可是他們有擺不平的關系,杜月笙卻能擺平,那就是江上做著“阮氏兄弟”一般生意的土匪。杜月笙是此道中人,他請出蘇北青幫的頭面人物“高老太爺”高士奎傳話,讓這些洗劫輪船的兄弟“看菜吃飯”,只要是大達公司的船就請高抬貴手,至于其他公司,杜月笙并不干涉。


這樣一來,上了杜月笙大達公司的輪船,就等于上了一道保險,當然是顧客蜂擁云集。后來,在慘烈的價格戰之后,三北公司競爭不過大達輪船公司,只好轉而和大達合營,劃分勢力范圍。杜月笙就此鞏固了其航運業的地位。


漂白地位:面粉行業頭把交椅

當時面粉業為上海十大行業之一,利潤豐厚,這使杜月笙生了覬覦之心。上海小沙渡路有個華豐面粉廠,老板盧少棠嗜賭如命。1931年他在賭場大敗虧輸,迫于無奈宣告要將華豐出賣,杜月笙僅以109萬元的低價將其納入囊中,而實際上,這筆錢也不是杜月笙自己掏腰包,他也掏不出。這時正值通商銀行董事長傅筱庵解除通緝后從北方回來,為“報答”杜月笙,同意以極低的利率向杜放貸。


杜月笙買到華豐面粉廠后,便把目光放到面粉交易所理事長的寶座上。這個位置可制約大江南北數省的面粉貿易。當時,在面粉業交易所掌握實權的是交易所常務理事榮宗敬及其弟榮德生。


榮氏兄弟是無錫人,早在光緒年間就在上海開設錢莊,并投資于面粉業。他們開辦的面粉廠,多達幾十家,創出有名的“兵船牌”面粉。杜月笙想憑一廠之力奪取面粉業領導寶座,難度甚大,所以必須另出奇謀。


王禹卿多年來主管榮家以“福新”為廠號的十個面粉廠,經驗豐富,聲望卓著,是榮氏企業的臺柱子。杜月笙的第一步,就是以高價將王禹卿從榮氏兄弟手中挖了過來。第二步,打入面粉業的行業協會。


當時在上海面粉交易所有兩派勢力,一派是上海面粉業公會,一派是蘇浙皖三省面粉業公會。榮氏兄弟的影響主要在前者。而杜月笙有個得力助手叫楊管北,此人祖上在揚州、高郵一帶曾開設面粉廠,故此與三省面粉業公會頗有淵源。適逢1931年國民政府裁撤厘金,改為統稅制,這反而加重了面粉商的負擔。


杜月笙抓住這一機會,親自跑到三省面粉業公會活動,為減輕同業的負擔而奔走呼吁。他的智囊團想出一招,寫了一篇致國民黨中央的呈文,請江蘇省政府轉呈中央實業部,要求特準“補助內地實業”,減稅50%。當時的江蘇省財政廳長張壽鏞是杜月笙的好友,中央的財政部長宋子文、實業部長孔祥熙,也都與杜交情匪淺,“交關要好”,請他們做個順水人情,不過是“閑話一句”。


自然,杜月笙的呈文一級級暢通無阻,最終水到渠成地取得批準。各廠商對杜月笙自是感激不盡。于是,在上海面粉交易所的股東大會上,在杜氏暗中支持下,榮宗敬等便以其在維護同業利益上無所作為,受到各方抨擊,而杜月笙則在改選中名列榜首,成為上海面粉交易所的理事長,楊管北被選為常務理事。


漂白身份:上海商業呼風喚雨

杜月笙躋身于金融、工商界之后,又對上海灘上影響最大的一個華人商界組織——上海市商會的領導權發生了興趣。此時擔任會長的是虞洽卿,他其實和杜月笙關系還算融洽。他在金融界、工商界的勢力和影響都超過了杜月笙。


況且,阿德哥(虞洽卿的外號)不僅從商資歷之深非杜月笙這種十六鋪畢業的水果行門徒所及,而且蔣介石當年北伐之后東進江浙和上海,阿德哥也是出了大筆銀子的,故政壇的水深水淺,他都趟過。這樣的人,杜月笙要直接將他拉下馬來,取而代之,一時之間恐難奏效。經過再三盤算,他決定將一個可資利用的人選王曉籟作為替身,將其推上上海市商會會長的寶座。


王曉籟是浙江嵊縣人,在金融工商界上層人士中關系較多,被虞洽卿引為心腹。此人還有個外號“多子王”,可以和四川軍閥楊森媲美,因其姨太太和子女幾乎“多不勝數”。一個可能真實的笑話是說,他在抗戰結束后從重慶返滬,進了自家院子,見一小孩在游玩,乃興味盎然地摸著孩子的頭說:“小毛頭真可愛,是誰家的孩子啊?”結果保姆匆忙跑出來拉著小孩子說:“寶寶,爸爸回來了,快叫爸爸!”


杜月笙對“多子王”施展了先打后拉的手法。當時王曉籟有意出任魚市場總經理,但不少漁民和魚行經紀人對王曉籟并不支持,可見他在社會下層沒有勢力,不能服眾,即使虞洽卿在上層支持他,也無濟于事,乃向虞洽卿請求辭職。


無奈之下,當虞洽卿請王曉籟推薦繼任人時,王曾氣憤地說:“杜月笙!”他或許已經知道,讓自己塌臺的后臺就是杜月笙。這時的杜月笙并未一鼓作氣換掉王曉籟,倒是轉過頭來去拉攏他。杜很暢快地答應讓王曉籟留任,只要王聽話就行。一得一失之間,王曉籟自然知道如何取舍,以后便逐步靠攏杜月笙了。


此后,杜月笙在魚市場有了股份,被推為董事長。再之后,杜月笙又著手拉攏市商會關鍵人物之一的駱清華,也無不奏效。眼見得舊日心腹逐步跑到杜月笙那邊,而且跟杜是如膠似漆,關系比跟自己還火熱,在商場奮斗多年的虞洽卿也心生涼意,去意漸生。于是,在杜月笙的籌劃和力推下,王曉籟繼任市商會會長。此后,王曉籟對杜月笙更是言聽計從,而上海市商會也就納入了杜月笙影響力之范圍內。


漂白權力:上海“黃色工會”調處有道

當時的上海工會有“黃色工會”和“紅色工會”之分,前者控制在國民黨手里,后者則是中共地下黨領導。郵務工會的主席陸京士剛從大學畢業就投身工運,年輕有為,非常精干,是上海七大黃色工會中很出風頭的一人。杜月笙從別人口中聽到陸京士,非常欣賞,派人去找陸京士,說是杜先生想結識他,請他得空來一趟杜公館。


陸京士初一出道,就得到權勢熏天的杜月笙青睞,自是驚喜過望,有點受寵若驚,連忙登門拜訪。杜月笙對他大大夸獎了一番,更是讓他感激涕零。


于是,陸京士順勢提出拜杜月笙為老師,杜月笙滿口答應連聲說好,這樣,陸京士籠絡了自己一幫兄弟友好,合成十一人一同拜杜月笙為“老頭子”,這就是所謂的工會“十一股黨”。不久陸京士又拉來一幫人合計三十九人一起拜杜月笙的同好顧嘉棠、金廷蓀等人為“老頭子”,這是“三十九股黨”,他們五十人組成了控制上海工會最大的一幫勢力。


在1932年以前,杜月笙也出面調解工潮,但次數很少,而且主要在法租界。自從他的門生朱學范等人掌管工會后,他出面調解工潮的次數越來越多,范圍遍及全上海。當時國民黨的市黨部和社會局往往對市總工會施加壓力,要求工人不要和資本家對抗,于是工會的朱學范等人就請出杜月笙這尊門神來撐腰。


杜月笙出面說話,誰都要賣面子。上海市政府、市黨部等機關里都有杜月笙的門生,如市長吳鐵城手下管地方政治問題的王紹齋、出身工運后來到市黨部管工運并在警備司令部當軍法處長的陸京士,和市黨部執行委員陳君毅等。杜月笙一出面調解,當然大家都得給他面子,因為都是“杜氏大家庭”的兄弟。


杜月笙在1931年杜氏宗祠開祠以后,聲勢如日中天,這也和他經常出面調解工潮有關。因為這些工運領袖每次請杜月笙出面擺平工潮后,總要號召各大單位在各大報上刊登鳴謝杜月笙調解的啟事,杜月笙覺得很有面子,也就樂得出馬排憂解難。罷工積極分子被警察逮捕了,或者受到其他幫會的威脅,只要朱學范請杜月笙出面,總是迎刃而解。通常是工人被警察前門銬進警察局,朱學范打著杜月笙的名義從后門將這些人保出來。


杜月笙調解工潮與國民黨黨政機關的態度不完全一樣。他好面子,自以為在上海灘上主持公道,“一碗水端平”,所以他覺得自己說出去的話各方面都應該接受,不然就是塌他的場,跟他過不去。所以,朱學范等人組織罷工的時候,事情弄僵了請杜月笙解困,工人這一邊,一般都是扯順風帆,先做一些讓步,給杜月笙面子,這樣杜月笙就也可以要求資方給他面子,做出一定讓步。


操控術

杜月笙從黑轉白的手段非常高明。他總是恰如其分地利用他的青幫勢力,在經濟界、產業界的各種沖突中以“中間人”“調解人”進而是“主持人”的身份來“排憂解難”,而這些“憂難”暫時解決之后,卷入糾紛的幾方勢力都發覺,他們自此再也離不開這位大熱心人“杜先生”了,否則又將事無寧日。杜月笙總是使自己處在三角形的頂角位置,跨在另兩個對立的角上面,安穩地建構他的權力金字塔。


所以,有沖突的地方就有“杜先生”,上海灘什么難事只要“杜先生”到場,“閑話一句”,就可解決。沒有沖突的地方,為了能夠打入其勢力,他也會制造出沖突來,再裝模作樣很“公道”地解決。他的解決辦法,總不外乎軟硬兩手,黑白兩道,明暗兩面。軟的不行來硬的,黑的不行來白的,明的不行來暗的,在這令人眼花繚亂的手段中,杜月笙織就了籠罩上海灘,甚至遍布全中國的權勢網絡,成功地為自己披上了合法的外衣。(《看歷史》)


 


【關閉窗口】
合作伙伴。使用條款。隱私條款。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14 www.zhonghan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①:常熟市支塘鎮長橋村  聯系電話:0512-52075227 13701571211查
地址②:常熟市練塘翁家莊  聯系電話:0512-52413186 13773022018周
蘇ICP備14038966號    常熟網站建設
鑫本再生資源客服QQ
-
鑫本再生資源資源QQ

咨詢中心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