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巴拉(Mary Barra)出任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首席執行官時,這家全球企業的組織結構之復雜與其汽車品牌同樣聞名。盡管面臨這些挑戰,這位斯坦福大學(Stanford)的畢業生仍帶領這家汽車巨頭在2014年創下史上最高銷售紀錄,并繼續邁向使通用汽車更快、更精干的目標。
在2015年婦女促進獎(Catalyst Awards)頒獎會上,巴拉表示,她對通用汽車所做的“最小又最大的改變”僅僅是著裝規范。2009年,她被任命為通用汽車的人力資源負責人,人力資源團隊曾有一份長達10頁的著裝規范,指導從銷售到制造工人的各類員工的著裝。例如,一條規范寫道,“不得穿著印有可能導致誤解文字的T恤”。她用一條簡簡單單的規定——“著裝得體”,取代了那份10頁長的規范,對通用汽車必須精干、行動迅速做出了標志性聲明。
瑪麗·巴拉并非運用簡單規則的唯一高管。Facebook的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美聯儲(Fed)主席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和Lean Launch Pad的傳奇人物史蒂夫·布蘭克(Steve Blank)都信奉簡單規則。
例如,耶倫依賴“注意空隙”(mind the gap)規則:只參考通脹率和失業率,來制定利率。扎克伯格只招聘那些“他自己愿意為之打工的人”。實際上,在許多情況下簡單規則都很有用——無論是盜賊挑選下手目標,還是保護虎鯨,或是戰勝失眠。所有這些復雜情況,簡單規則都能駕馭。

《簡單規則:如何在復雜世界生存》(Simple Rules: How to Thrive in a Complex World)一書以十多年的研究為基礎。斯坦福大學的凱瑟琳·艾森哈特教授廣受歡迎的科技公司戰略課程,并在眾多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在科研和教學中,完善了簡單規則的理念。唐·薩爾則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和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教授戰略執行和領導力課程,同時在100多家公司改進和實施簡單規則。
1簡單規則為何重要
簡單規則能讓各類組織免于陷入官僚主義。例如,維基百科(Wikipedia)既是一個成功傳奇,也是一則警世故事。維基百科創始的初衷是打造沒有物理界限的自由百科全書。其前身Nupedia受制于規則太多,第一年只產生了12個條目。
之后,創始人將維基百科分離出去,以吸引更多的內容貢獻者,僅制定了三條簡單的內容撰寫規則——“保持中立觀點”,“內容必須有已發表來源”,以及“忽視所有規則”,意指如果某一規則妨礙了維基百科的進步,內容貢獻者應該忽略。
后來,不免落俗的是,維基百科的規則越來越多。內容貢獻者們,尤其是新手們,發現很難弄清楚所有規則。盡管維基百科的許多規則可能很有幫助,但其數量之多逐漸打消了貢獻者的參與熱情,拖慢了維基百科的發展速度。
2什么是簡單規則
簡言之,簡單規則就是簡捷的戰略,通過集中關注點和簡化思維來省時省力。簡單規則讓人們可以迅速有效地行動,而無需每逢決策都要反復思量。像Airbnb這樣的初創公司需要某種框架來協調業務,簡單規則會有幫助。而在通用汽車和思科(Cisco)這樣的大公司,復雜的官僚作風可能會阻礙創新和增長,簡單規則不可或缺。
簡單規則有幾個鮮明的特點。首先,顧名思義,簡單規則十分簡單,也就是說,它們是2到5條為數不多的規則。例如,Twitter一些高管開會有兩條規則:不用PPT,不得取消會議。PPT要花太多時間準備,取消會議則會打亂原定與會者的時間安排。通過減少規則數量,簡單規則使人們更可能記住并遵守。
其次,簡單規則因人、因情境而異。以眾籌網站Indiegogo和Kickstarter為例。Indiegogo的初創者重視互聯網的開放性。與這一開放的價值觀一致,早期他們挑選眾籌項目的規則是:只要項目合法,就來者不拒。他們選擇主打項目的早期規則是:使用客觀的計算機算法,將項目發起人的努力與項目的受歡迎程度結合、進行綜合評估。
與Indiegogo不同,Kickstarter是為了給公共藝術項目融資而創立的。他們的早期規則要求,眾籌項目必須在其限定的13大類范圍內,這導致大約25%的提交項目被拒。早期規則還規定,主打項目由工作人員主觀挑選。通過Indiegogo 和Kickstarter的例子,我們想說明的是,不同的組織有適合各自情況的獨特規則。
3簡單規則為何能奏效
當人們必須應對極為錯綜復雜的形勢并需要迅速決策時,簡單規則最為有效。簡單規則能夠達到驚人準確的決策,有時比使用大量數據、經過長時間分析得出的決策效果更好。簡單規則之所以在決策中有效,是因為它專注重要的事,而不事無巨細。當人們面臨太多選擇,會不知所措。
同樣,一旦人們要同時考慮許多決策變量,常會太過看重較不重要的因素,以至于對自己的選擇不滿意。簡單規則之所以有效還在于,它們可以代替復雜信息,讓后者簡明化。例如,投資家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規則——“不要投資你不懂的東西”——就代替了“在投資任何特定資產類別之前,都需深刻理解它”這一原則。

簡單規則之所以奏效,也因為它可以在效率和靈活性兩者中找到平衡,讓人們抓住機遇。簡單規則提供一種高效的連貫性以及可重復使用的公式。同時又由于規則數量少,為決策者留下了應對不同機遇所需的靈活空間。
例如,耐克(Nike)憑借下述簡單規則進入運動市場:先做運動鞋,然后增加運動服并使用頂尖運動員代言,最后進入高端產品。盡管高爾夫和網球等運動市場各不相同,但耐克都運用這一簡單規則打造的可重復公式,來抓住各種不同機遇。同樣,旅游食宿網站Airbnb通過給房東制定簡單規則(比如使用房屋的專業圖片),來實現效率和靈活性的平衡,同時這些規則也適用于從樹屋到城堡的各類房源。
最后,簡單規則可幫助大群體保持協調。它們易于記憶和溝通,這也是為什么簡單規則在自然界如此普遍。比如,椋鳥在一起飛行時,就會運用向同一方向飛和彼此保持固定距離這樣的簡單規則。
同樣,簡單規則對“分享經濟”公司也有幫助,這些公司依賴許多原本陌生的人間的協調行動。簡單規則可以解釋像Zipcar這樣的公司為何取得成功——Zipcar按小時提供汽車租賃,初創時制定了簡單的規則,比如按時還車,加滿油,把寵物裝在籠子里。
不過,簡單規不是在所有情況下都有效。對于常規事務,詳細的事項清單比簡單規則更有效,比如商務旅行的行李打包清單,或飛機起飛的注意事項。簡單規則也不適用于結婚這樣的特殊決策。
4制定簡單規則
盡管規則可以有很多來源,我們還是總結了制定簡單規則的三步法。
第一步是明確目標。多數人會從一些太過含糊、缺乏指導性的目標開始,盡管這種錯誤顯而易見。比如,管理者會設立“成為本地市場最大的民用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這樣的含糊目標,而不是制定明確的增長目標。
第二步是明確瓶頸。瓶頸妨礙目標達成。瓶頸常常很難發現,因為可能有許多潛在選項。比如,雅虎(Yahoo)致力于開發手機移動端產品來解決瓶頸,但其真正瓶頸可能在于缺乏厲害的計算機科學家。這個步驟的訣竅在于甄別出真正產生阻礙并反復出現的重要瓶頸。
第三步是打造簡單規則。最好的規則通常不是第一眼看上去正確的。相反,運用多種信息源——比如咨詢專家、同事、梳理自己的行為——來制定規則是最有幫助的。
同樣有幫助的,是意識到有6種不同類型的簡單規則。幫助挑選做什么的邊界性規則往往很容易制定。比如,許多盜賊都學會了一條挑選下手對象的有效規則:永遠不要去外面停著車的房子盜竊。企業對于選擇什么目標人群、開發什么產品可能也有邊界性規則。詳細規定工作節奏、截止期限的時間點規則則較難制定。
例如,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花了很長時間才確定了每年制作一部電影的節奏。最難領會的是止步規則。喬恩·克拉考爾(Jon Krakauer)在《進入空氣稀薄地帶》(Into Thin Air)一書中描述的導致8人喪生的珠峰登山悲劇,就是一個例子。盡管登山隊有一條下午2點前離開珠峰的止步規則,但在悲劇發生的當天,他們離開的時間遠遠晚于這個時間點。
總而言之,簡單規則可以駕馭許多個人和企業面臨的復雜情況。通過了解簡單規則是什么、如何奏效、如何制定,人們能更有效地應對錯綜復雜的世界。(來源:博鰲觀察)
作者簡介凱瑟琳·M·艾森哈特:斯坦福大學S·W·阿舍曼(S.W. Ascherman)教授,斯坦福科技創業項目聯席主任。最近被評為過去25年里被引用次數最多的戰略和組織理論學者。
唐納德·薩爾: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高級講師,曾任哈佛商學院和倫敦商學院教授。《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和《財富》(Fortune)將他列為下一代管理學大師。